企业邮局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英特尔与产业打造全栈
2  速达渠道全系列产品注
3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智
4  速达天耀A.clou
5  英伟达发布H200!
6  如何控制采购成本?首
7  全球 6&
8  国内财务软件的优点是
9  新一代ERP与传统E
10  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的
热门新闻 点击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多 2770532
 企业信息综合信息化服 1629746
 ERP风雨40年之痛 1415893
 ERP代理商应如何掌 1293360
 实施ERP之前需考虑 768835
 下月可预订世博会手机 743865
 “2009IT影响中 475634
 铁通介入固话业务&n 472449
 江苏泰州ISP服务商 472157
 又遇金融危机 中小企 422190
     首页 >> %E4%B8%AD%E5%B0%8F%E4%BC%81%E4%B8%9A%E4%BF%A1%E6%81%AF%E5%8C%96
质检行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
双击自动滚屏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者:dx116  发布时间:2011-9-19  阅读:9320次 【字体: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对质检工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金质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检验检疫、技术监督业务信息化取得很大进展,总局门户网站建设得到加强,行政管理方面稳步进展,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有很大进展。但是质检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信息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高、重建设轻维护等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赛迪世纪信息认为质检信息化工作应坚持围绕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要求,有效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在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质检信息化发展建设回顾

  1.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日趋完善

  全国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其中近半直属检验检疫局局单独设立了信息化工作机构暨信息中心。全国31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大部分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过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了信息化工作机构暨信息中心。部分直属单位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或成立了信息中心。

  2、信息化工作融入质检全系统程度加强

  质检信息化成为质检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搭建沟通桥梁、传递协作信息、共享数据资源的重要使命;承载着整个质检系统各项业务开展的平台基础;支撑着整个质检系统信息传递的有序运转;服务着整个质检系统各地域、各专业、各层次的机构和广大干部职工,质检信息化工作是维持整个质检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运行的经脉和血液质检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质检系统事业发展不可缺少保障,也正是信息化工作,使得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建设有了基础和前提,大质检文化建设有了桥梁和载体。

  3、电子政务开发应用不断扩大

  质检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基本涵盖了质检主要业务,对于涉及质检关键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都是总局集中开发和统一推广,其中包括金质工程14个应用系统、CIQ2000系统、CQS系统、电子通关系统、电子报检系统、电子监管系统、金伯利系统、检验检疫证书联网核查系统、“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各地质检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开发的系统也很多,如公文处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一些相关业务处理系统。

  质检系统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数量有了长足进展,包括检验检疫业务网等网站的在线办事能力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公众参与的渠道和反馈有了很大改善。子网站群在信息公开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国家认监委网站、国家标准委网站、在京直属事业单位的26个专网站、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34个政府网站以及直属检验检疫35个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内容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总局网站推进资源整合创造了条件。在2009年政府绩效评估中,总局网站从原来的第3名上升到第2名,地方局网站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上海市、浙江省质监局,山东、浙江检验检疫局等多个网站推出了各类场景式服务,使内容更加贴近公众、形式更加易于接受,公众参与机制日趋完善,交流渠道不断丰富。

  4、技术装备及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质检系统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大通关”和“金质工程”为依托,目前已初具规模。质检主干网已完成与直属检验检疫局、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连接,利用国家口岸专网建立主干网备份系统;全部直属局和大部分省级技术监督局完成与下属机构的支干网建设工作;地方两局系统局域网建设比较完善,包括大部分检验检疫局分支局和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建立了局域网;各检验检疫局和大部分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机房都是近三年新建或改造,机架、空调、UPS和电源系统、KVM系统、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等都有较高规格的配备。同时全系统的软、硬件平台的建设日趋完善,全部直属检验检疫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软、硬件平台建设,分支机构也得到了加强。

二、“十二五”质检信息化发展展望

  1、“十二五”质检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新一代光纤和无线接入加速宽带网络普及,云计算、普适计算等技术进入实用全球信息技术创新酝酿新一轮发展机遇。阶段,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感知中国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信息技术新一轮革命马上到来,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为质检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信息化已经成为与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因素,总是与国家与城市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与世界发展和经济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化与城市智能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韩国仁川等正在开展交通、能源、公用设施、医疗、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和教育等方面的智慧实践。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沈阳、重庆等城市,也在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行水平,抢占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大力发展质检信息化是质检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质检信息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质量搞上去,把风险降下来,把被动应战转到主动出击上去。质检信息化是质检事业发展离不开的,也是质检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质检业务运行的关键环节,是把中国质量搞上去的战略举措,将引起质检工作机制的深刻变革。

  2、“十二五”质检信息化发展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云计算、物联网、3G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前景广泛。随着云计算、物联网、3G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质检体系网络构成应基于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互联网,进一步建设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形成“五网”组成的质检基础网络,实现对内部办公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移动办公系统、实时监管物联网应用的运行及数据存储的全面支持。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应采用云计算技术建成总局集中的数据中心,对全质检系统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与外包数据中心及各地方数据中心相结合,共同形成功能完备、高效、节能的质检体系绿色数据中心。

  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将围绕解决质检业务总体安全、质量、发展的三大问题,全面建设质检业务系统。基于金质工程一期等一系列质检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的基础,十二五期间质检体系应进一步把系统整合、有效协同、突出服务作为目标、重点实现对计量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认证认可监管、食品生产及进出口安全监管、进出口商品质量监测、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资源管理及公共服务、新兴产业技术标准共享信息服务、行政权利运行电子监察、法制信息化、宏观质量管理决策辅助支撑、督查管理与会计核算、质量信用信息、质量监管物联网的示范应用等功能,提供全面信息系统支撑,实现政务目标。

  信息资源建设朝着集中共享方向发展。在质检体系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信息资源,但是系统间的信息资源缺乏共享,造成了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背景下,质检体系应把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基本实现质检信息在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全面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质检事业的发展。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将更加全面与完善。质检体系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已经有一定基础,具备包括质检专网、电子政务内网、防火墙等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内、外网物理隔离、防火墙、防病毒、网络入侵检测、物联网安全体系、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等立体式的网络安全机制;健全应用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证书认证系统、WEB请求过滤器、网络审计等安全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升级;建立中央级和省级两级数据备份与恢复体系,完善异地灾备体系,全面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作者:赛迪世纪信息 李军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中心 张明、周新、赵阳


  • 上一条新闻: 企业信息化软件向移动终端转移 C/S模式将结终

  • 下一条新闻: 后信息化时代:OA与ERP融合势在必行
  • 返回上级新闻
  •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呢称:
    验证码:
     评论内容: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1号1幢1431号 电话:010-56142899 传真:010-82085683 热线:18701104954 邮箱:xmkj@bjxmkj.com QQ:74495258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 北京信铭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9056968号-2